
当地时间6月12日,被告律师在开案陈词中表示,克里斯滕森承认杀害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,并表示章莹颖在死前遭受了强奸和折磨。尽管他承认了犯罪事实,但依然没有改变他坚持自己无罪辩护的立场。
事件回顾
2017年6月9日,中国女学者章莹颖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—香槟分校失踪,校园内的一处监视摄影机拍下了她失联前的最后画面,视频显示章莹颖进入了嫌疑人克里斯滕森驾驶的汽车,之后下落不明。克里斯滕森事后表示已经让章莹颖下车,但检方认为他实际上将章莹颖带回了公寓,控制了这名女孩的行动,并在事后对公寓进行了清扫。嫌疑犯被起诉死刑。
作案细节披露
检方表示在克里斯滕森女朋友提供的窃听录音中,克里斯滕森描述了令人发指的作案细节,他自称章莹颖是自己手下的第十三个受害者,还吹嘘上一个有此等罪行的,是美国70年代连环杀人魔泰德邦迪。
美国联邦助理检察官尤金·米勒代表检方在开案陈词中详述了章莹颖的遭遇:“他绑架了她,他谋杀了她,他掩盖了他的罪行”。米勒指出,案发当日,被告克里斯滕森假扮成卧底警官,说服章莹颖上车,并将其绑架回公寓,对其进行强暴。随后,他在浴缸中刺伤了章莹颖,接着使用棒球棍打破其头部,掐其喉管约10分钟,令其窒息,再对其实施斩首,最后弃尸他处。整个过程中,章莹颖不断反抗、挣扎,试图逃命。
留学生个人安全如何保护?
历时两年,章莹颖案件凶手承认罪行。但是留学生们,你们的海外意识真的提高了吗?你们的个人防御技能真的提升了吗?海外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安全的,但是一旦发生危险,你将通过什么手段来减少甚至避免事情的发生呢?除了寻求大使馆的帮助,留学生更需要提高自身的防御意识与能力!这个案件中,涉及到留学安全学习的三个重要部分:海外安全意识、绑架、监禁。
我们建议:海外个人安全防御意识应该深入留学生的骨髓,时刻保持对周围环境的警觉性、敏锐度,可以显著减少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。然而,可惜的是,很多留学生非常的缺乏海外安全意识。
要学习环境警觉,我们必须知道我们需要警觉什么。什么是我们所指的环境呢?那些环境是指,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警觉有人会以某种方式伤害我们。我们可以称这些人为掠夺者,掠夺者可以分为友好和暴力掠夺者。
逃离危险情境对于暴力掠夺者和友好掠夺者情况是很不同的。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对于暴力掠夺者,我们之前提到过,在他们采取行动的时候能识别他们。他们的行动很快。他们的目标是尽快得到想要的东西。另一方面,友好掠夺者行动缓慢,更加卑鄙和隐蔽。识别他们很难,因为他们非常聪明地选择目标。只有当他们确信受害者很容易被攻克时,他们才会进入“攻击模式”。这些细节性以及专业性的问题,都是需要系统学习的。
每一次绑架都是按计划实施的,制定计划需要监视。关于监视的一个定义是:
“秘密、连续、定期地观察人员、车辆、地点或物体,以获取有关个人活动和身份的信息。”这都是信息收集。
在这个信息收集的阶段,我们是有可能有机会去发现,甚至让绑架者转移目标的。
一名军官驻扎在海外,每天早晨上班前,他都会把车的引擎盖提起来,在发动机下面四处查看。他不知道他处于监视选择阶段。恐怖分子认为他“很小心”(即专注和警觉),每天早上都在检查炸弹。他们不知道的是他的车漏油,他只是想弄清楚油是从哪里漏出来。于是他被略过了,他们转移到其他人身上。这说明你做的小事情会混淆和误导其信息收集过程。
监视与反监视技术的应用,如何反侦查和如何识别窒息点,如何迫使绑架者转移目标等都是需要在课程中进行深入学习的。
如果你很不幸被绑架甚至被囚禁,虽然你逃生的概率小了很多,但你不该就此放弃生的希望。你可能被监禁在恶劣的条件下,有多糟?你会感受到难受,恐惧,甚至独自一人,甚至会遇到更为恶劣的对待,包括时间混乱、遭受侮辱等。了解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生存下来是至关重要的。你需要深入学习监禁下如何生存、释放、逃脱和救援。
浏览次数:17678次
浏览次数:4371次
浏览次数:4327次
浏览次数:4240次